始于1952
1990年
继1989年首次实现F0/23C塔机出口,当年创汇46万美元,90年订单剧增,完成创汇840万美元;
H3/36B、F0/23B分别获得建设部塔机行业检查评比第一名、第二名的成绩,H3获得国家银质奖、建设部部优产品称号,F0获建设部部优产品称号;
开始“902防暴车”试制工程;获得“七.五”成都市企业技术进步奖。
1991年 ;
生产经营目标确定,以塔机出口为重点,工业总产值产销各1亿,出口创汇超过1000万美,在职员工4544人;
5月30日 通过了国家二级企业升级考核;
4月第一台数控自动切割机投入使用,为产品下料工序等大大地提高了精度和效率;
新型施工升降机SC100/100开始研制;
工厂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迅速消化吸收后全部实现了国产化,产品达到国内最高水平,国际八十年代水平,带动了企业全面的技术进步,为今后十年的塔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建设部副部长,著名书法家叶如棠提写企业精神:团结勤奋.求实效能;登记新商标SCM,被认定为全国机电产品出口基地企业。
1992年 ;
年初成立建设机械设计所开始了塔机、施工升降机的全面开发:开发QTZ80F、QTZ25塔机,SCD200施工梯,QTZ60塔机优化设计,C4513改进为C4515,完成了C5015塔机的设计和试制。
3月SC100/100施工升降机通过省级鉴定;
军品“903”装甲车顺利通过设计方案审定;
5月起升机构试验台架落成;
获得了对外经济贸易部批准的进出口经营权;
8月经营销售公司正式成立,企业开始迈出了市场经济的步伐;
“WZ523”设计定型审定会召开,整车性能已完全满足战技指标要求,达到国家定型条件,填补了我军装备的空白。
“903特种车”评审会。首批援外工程——巴基斯坦核电站建设,工厂H3/36B、F0/23B、C4513等塔机12台,施工升降机6台,逾千万元的设备投入到该项目的建设中。
1993年
2月投资800多万元引进英国的钢材预处理生产线进行安装调试,订购价值181万元的美国产立式加工中心,订购价值30.3万美元的美国产数控等离子切割(汇率8.28,合计人民币251万元);
自行设计研制的X96小车变幅机构通过各项试验,取代6DPC4,开始试生产;
七五技改总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了焊接试验室,探伤室,塔机试验场等三十多个大中型项目,建成了一批体现规模能力和产品质量水平及加工实力的生产线和先进工艺设施。
7月 理化试验大楼落成,通过成都市质量监督站验收;
8月 “903”ZFB91型装甲运兵车正样本通过国家计委、机电部、军工司、兵器工业总公司、总参兵种部、总参装技所、省技委,市建委等上级单位领导和专家的鉴定。
二分厂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从主要从事铸钢、铸铁、精铸和有色金属的铸造,调整后加大了钢结构生产能力和机加生产能力。下半年工厂着力进行经营机制转换工作,实施了岗位技能工资制。;
9月,我厂在“中国500家最大机械工业企业”中排名第112位,受到国家统计局的表彰祝贺。我厂塔机系列产品的发展工作被市政府列为“八五”期间成都市“十大工程”项目之一,予以重点扶持;
工厂正式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全体人员统称“企业职工”,告别铁饭碗,标志着工厂在三项制度改革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523”特种车经过十多年的辛勤努力,被国家正式命名为“ZSL93”特种车,正式批准该车的设计审定;
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列入九三年产业经济效益百强企业,收入排名列第32位,利税排名30位。
1994年
5月20日,C5015塔机通过建设部级鉴定;
产品方面:自行研制的X96小车变幅机构试验成功,由于其质量稳定,故障率低,正式替代原进口的6DPC4老机构;
开始研制C5530塔机;
7月 QTZ450-M900塔机设计定型;
8月30日 QTZ25、QTZ40A两种塔机正式通过市级鉴定;
12月,工厂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全国统一编号:07-00169 ,通过四川省经委,四川省统计局,四川省工业经济评价考核办公室的评价审定,工厂获“94四川工业行业十强企业”。
1995年
1月“903”首批20台发车;SCD200/200A施工升降机试制;
开始C7022塔机研制开发;
企业开始ISO9000质量认证准备工作;被列为国家保税工厂;被评为成都市1994年50强企业排名第23位。
8月H3/36B、F0/23B塔机荣获四川省名牌产品称号。我厂获“四川省计量先进工作单位”称号。技改方面:完成了钢材库,水泥库扩建,氧气站改造,十二车间室外场地,201车间平面改造,购置了德国的卧室加工中心,日本数控转塔冲床,美国数控火焰切割机,蜗杆砂轮磨齿机。
1996年
顺利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体系覆盖产品:塔机、施工梯、混凝土搅拌机、胶印机系列产品;
完成罗塔胶印机技术,埃尔巴拖式泵技术引进;
荣获“用户满意工程”先进企业,产品连续三年获得全国“用户满意奖”。C7050塔机通过部级鉴定,为当时中国塔机之最。中标广东岭澳核电站工程各类塔机13台,合同金额达千万元以上;江苏江阴长江公路大桥;SCM塔机首次进入西藏高原。塔机被市政府列为成都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资信等级被评为AAA级企业。被成都市政府评为1996年度“纳税光荣户”。
1997年
成立混凝土机械公司,引进生产混凝土拖式泵EBP7018E,TRM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标准节涂装生产线投入运行,标志着工厂的标准节喷涂过程进入了自动化时代,此设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提高了标准节表面质量,缩短了涂装作业时间;
7月1日零点香港回归,我厂生产的31辆903轮式装甲防暴车驶入香港,标志着中国对香港恢复了行使主权,这个游历了150年的香港终于回归祖国的怀抱;
“培训中心”大楼动工,总建筑面积2590平方米,阶梯教室可容纳120人,演示室260平方米,活动室360平方米,销售部210平方米;
塔机系列产品三季度国家技术监督局抽查结果评为全国行业第一名;
由于在“八五”期间为机械工业理化检验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工厂被评为四川省机械工业理化工作先进单位,省经贸委授予工厂为省级技术中心。
1998年
提出新的经营理念:企业组织结构及原来的“橄榄型”向以科技和经营销售为重点的“哑铃”型发展;
WZ523型(ZSL-903)轮式装甲车研制项目获机械工业部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开始研制国内最大的塔式起重机:M900;
首台胶印机R305K、平板胶印机,引进德国技术装配成功。经过精心调试、试印,最终获得成功;
SCM首辆装甲运钞车研制成功,培训中心落成。
1999年
3月,与德国力活公司合作生产筛网滚筒式沥青搅拌站,SD80、SD120、SD160和SD200四种机型;
4月,M900塔机通过部级鉴定,标志着我国大型起重设备具备了自制能力;
新研制的SCM5271GJB搅拌运输车通过省级鉴定;
20余辆WJ98A型轮式装甲车交车仪式,受到武警总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的高度评价和赞誉;
M900塔机系列被列为1999年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
9月,SCM首台臂架式泵车投入使用。经过三个多月的日夜奋战,胜利完成了“9912”工程,保证了22台驻澳门部队装甲步兵分队乘轮式装甲车顺利进入澳门,完成了15台武警用轮式装甲车;
C7050被国家经贸委评为国家级新产品。
2000年
2月23 日,工厂向市建委、市国贸局、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市国有资产重组工作领导小组上报了进行国有资产和改制工地评估的申请。工厂内部开始分单位进行清资核资;
M900塔机获得生产许可证,M900塔机被列入2000年度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试产计划;
开始研制C7030塔机;
开始研制HBT50混凝土拖式泵;
10月26日,D120、D80动臂式塔机通过鉴定;
C7050塔机被法国科技质量监督评价委员会推荐为高质量产品;C7050塔机被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列为中国进入WTO推荐产品。
2001年
步入2001年,工厂进入了全面改制准备阶段,8月8 日,上午10:46分,在公司办公大楼五楼会议室,中共成都市委副秘书长孙建军、成都市政府副秘书长毛志刚为“四川建设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揭牌,标志着股份制公司的正式成立。
四川建设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由我厂规范改制后与北京建筑机械研究所、浙江箭环电器机械有限公司、香港绍良机械工程有限公司、台湾建川企业有限公司等发起人共同设立。参加成立大会的除了公司10名直任股东代表及50名受委托的股东代表外,还有浙江箭环电器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傅杭宁、台湾建川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明仁、香港绍良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谢绍宗,以及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另外,经济日报、四川日报、四川工人报、成都商报、四川电视台、成都电视台及金融界、保险界朋友。
2002年
5月,BC130-36臂架式混凝土泵车和SCM5220GJB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取得公告,获得生产和销售资格;
C6018塔机通过省级鉴定;
C4510塔机试制成功;
C6014塔机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SCM塔机荣获“成都市民心目中的十大工业品牌”
12月C7030、C4510塔机通过省级技术鉴定,整机性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003年
三个全资子公司相继成立。1月15日成立成都乐塔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1月15日成立成都川建兴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5月20日成立成都金川建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组建施工升降机工程机械公司 。
12月8日驻澳部队装甲装备交接仪式在公司召开。
2004年
9月17日 C6015全变频塔机,通过省级鉴定。该机的机场性能填补了国内空白,整机性能居于国内先进水平。11月19日 由成都市经委和成都财政局联合组织的专家对公司自行开发研制的QTZ630塔机、QTD400动臂式塔机进行了验收,两种机型列入了2003年技术创新项目。
截止12月8日 出口创汇超过1000万美元,出口塔机58台,施工梯20台,拖泵3台。12月14日《成都日报》以“成都造塔机创汇突破1000万美元”和标题作了图片新闻报道。
2005年
2月22日 成立信息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全国引入ERP管理软件,加强物资管理。成本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
公司开始全面推行“5S”管理;
4月28日 新产品SCM-D400动臂式塔机通过省级鉴定;
6月份,中质协建设机械行业分会授予SCM 2004年度“全国建设机械行业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全国建设机械行业用户满意先进企业”;
8月,SCM首台120立方米/小时混凝土搅拌站安装完成。
2006年
3月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第七届四川名牌产品公告》,SCM牌塔式起重机荣获四川名牌产品称号;
公司获2005年度成都工业企业五十强称号(铜牌照片);
我国乃至亚洲最大塔机M1500研制成功,7月20日通过省级鉴定;
7月26日《成都日报》和8月8日《四川日报》分别以“我国最大塔机在蓉研制成功”为题,对我公司研制的国内乃至亚洲最大的QTZ1500-即M1500塔机进行了报道;
8月5日,来自全国各地的水利电力、能源建设等大型建筑施工企业的80余名代表出席了M1500大型塔机展示会。
2007年
4月27日,在成都召开的四川省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会上,我公司被定为四川省知识产权试点企业;
M1500塔机荣获2007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8年
SCM塔机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名牌产品称号;
4月30日,新建重型钢结构厂房落成。重钢厂房的投入使用将进一步优化集团公司的产品结构,使生产的附加值的特大型塔机具备了更好的硬件设施;
5月12日 汶川特大灾害发生后,公司积极采取措施对所有厂房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迅速恢复生产。同时开展了抗震救灾,向灾区人民送温暖献爱心的慈善捐助活动,现金约40万元,物资价值8937元。共产党员积极响应党委的号召以交纳“特殊党费”的方式救援灾区,共计92445.20元。M1200塔机完成设计投入生产试制。
2009年
4月乐塔公司新厂房落成并交付使用;
P300平头式塔机完成试制投入市场;
8月28日召开混凝土机械用户联谊会,混凝土机械产品销售创历史新高;
5月,取得了测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获成都市专利试点企业
11月13日QTZ1200(M1200)大型塔机通过省级鉴定,混凝土机械产品销售首次突破300辆。
2010年
我公司SCM牌塔式起重机等226个产品经复查再次被认定为四川名牌;
2月川建M1200塔式起重机获得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8月6日召开四川建设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届股东大会第一次会议;
8月18日召开中国共产党四川建设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委员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选举产生新的一届党委会和纪委会;
技术中心开发部完成动臂式塔机D320设计开发及试制工作,即将投入市场;
12月DB51/T588-LOO6塔式起重机安装与拆卸规则获得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
2011年
6月川建SCD200/200施工升降机获得成都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0月评为高新技术企业;
2012年
1月川建新型SC200/200WPZ施工升降机试制完成;
2月川建“质量年”活动拉开序幕;
2月川建C7052、D320塔机通过省级鉴定;
3月川建召开新疆用户座谈会;
7月川建新型塔机D90首次出口南美国家;
7月川建推出新产品C5510、C6013塔机;
2013年
1月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授予质量信用AAA证书;
4月 新产品C6010塔机问世;
7月 新产品C7013完成试制鉴定;
8月 获四川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
9月 设立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
11月 P360、C6013塔式起重机通过四川省省级产品成果鉴定;
12月 通过“四川省著名商标”认定;
获“成都市著名商标”;
获成都市工业设计中心的认定;
2014年
1月 新产品Q6010塔机试制成功;
2月 新产品D650塔机试制成功;
4月 新产品P7527试制成功;
新产品C7015完成试制通过鉴定;
5月 新产品P6015塔机试制成功;
12月 新产品C7036塔机试制成功;
连续十次荣获全国用户满意奖;
质量管理体系GB/T19001-2008/ISO9001-2008通过复审换证;
2015年
2月 获“2014中国塔式起重机用户品牌关注度十强”称号
5月 新产品C6020试制成功通过鉴定;
7月 新产品C6010(8t)试制成功通过鉴定;
9月 新产品M1200(64t)试制成功;
10月 新产品C8039试制成功通过鉴定;
11月 新产品P7015试制成功通过鉴定;
M900(50t)塔机通过型式试验;
2016年
1月 P7527通过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
M1000塔机通过型式试验;
4月 企业入选成都市五家“保留原生产功能点位”工业遗产之一;
6月 新产品D360塔机通过型式试验;
7月 新产品P50通过型式试验;
12月连续十一次荣获用户满意奖;
2017年
1月 获“2016中国塔式起重机用户品牌关注度十强”称号;
3月 SCM牌塔式起重机获“四川名牌产品称号”;
8月 荣获成都市塔吊工技能大赛团体第三名;
翻过新的篇章,集团在一如既往注重产品质量的同时,继续开发新技术,生产新产品,公司多元化发展。
开启另一个十年计划,公司在领导的带领下,客户的支持下,员工的努力下,必将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得更远……
1952年5月 战火中走出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99师”改编为特种工程团,投入到了大规模的祖国经济建设中。
1953年初 上海起步,首次正式承接上海钢铁公司第三屋架结构工程,承担了上海龙华飞机制造厂101号、102号新型联方网型屋架结构和锯齿型屋架结构工程,参加了治淮工程和大中华造船厂的施工。
1953年6月 功留沈阳,承建了沈阳飞机制造厂的钢结构施工,参加建设位于吉林长春的我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的施工。
1954年3月 承担了沈阳飞机发动机厂的钢结构施工。
1955年初 集团转业改编为:“中国建筑工程部东北金属结构公司”,特团改编为:“长春金属结构工厂”。
1956年5月 北上松花江,顺利完成沈阳重型机械厂施工后,全厂迁至哈尔滨市,并入哈尔滨金属结构工厂(这时员工1711人),承接了北满4万吨钢结构任务。
1957年2月 富拉尔基,成立哈尔滨金属结构厂富拉尔基分厂。
1958年7月 南下德阳 建厂成都,更名为:建工部第一工程公司金属结构工厂。承建了我国第二重型机器厂、东方电机厂、东方汽轮机厂、东方锅炉厂四大工厂的钢结构施工任务。至1966年全部完工。同年更名为:成都建筑机械金属结构制造厂,选址成都。
1959年 建国十周年,承建了人民大会堂部分钢结构施工任务。主要承担了宴会厅全部房梁楼座两层挑台和主厅部分房梁。
1960年 工厂建设分别投资388.1万元、 410.75万元,建成了16643平方米的金属结构车间、生产辅助车间、木工车间、铁路专线、制氧站、空压站、变电所、油化库、电石库、乙炔库、水塔、输电线,及宿舍、浴室、食堂、托儿所等。
1962年 首触军品
1963年6月 完成首批三台“521”军工产品,试制的成功获得了国家批示:“年产521产 品200台,计划投资控制在650万元,1966年投产”。
1964年7月 更名为:西南金属结构厂。
1968年 承担军品 “6501”高炮指挥仪车试制。
1969年 产出50台,70年产成100台。
1970年 承接生产“102”军用桥梁任务及代号为“211”的水陆两用坦克装甲件。
1971年夏天 开始160马力液压推土机的试制,同年12月6日首台160马力液压推土机试制成功。
1972年5月 变更为“四川省建筑机械制造厂”。在职职工2400人,工业产值1300万元。
1973年 开始试制120马力液压推土机,承接四川化工厂、泸州天然气化工厂、四川维尼纶厂钢结构任务。
1976年9月 承接军品“A531”履带式装甲车的生产试制。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工厂实现了转轨,生产经营模式由生产型转变为生产经营型,由内向型转变为内外向型,并逐步完善了竞争机制。
1979年 承接军品“511”装甲件。
1980年 承接军品 103桥墩 501装甲件。
1981年6月 更名为:四川建筑机械厂,企业进入转轨变型,成立了销售科,开始了市场调节的尝试。开始了“阅兵车”的设计研制,承接202大跨度铁路军用桥梁。
1982年 生产QTZ80塔机,军品“523”装甲车生产,202桥被铁道部誉为优质产品。
1984年 QTZ80塔机荣获建设部优秀新产品奖,生产军品322装甲件、750装甲件;建设部组织引进法国波坦公司塔式起重机机型H3/36B,开始了塔机技术发展的新里程。
1984年 国庆35周年阅兵—— 20辆“523”装甲运兵车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
获国家企业计量一级企业
创省级先进企业
建设部认定为“大二型”企业
当年实现外贸出口300万元人民币
开始实现计算机管理,CAD计算机设计
1989年 信息汇报——
1990年
继1989年首次实现F0/23C塔机出口,当年创汇46万美元,90年订单剧增,完成创汇840万美元;
H3/36B、F0/23B分别获得建设部塔机行业检查评比第一名、第二名的成绩,H3获得国家银质奖、建设部部优产品称号,F0获建设部部优产品称号;
开始“902防暴车”试制工程;获得“七.五”成都市企业技术进步奖。
1991年 ;
生产经营目标确定,以塔机出口为重点,工业总产值产销各1亿,出口创汇超过1000万美,在职员工4544人;
5月30日 通过了国家二级企业升级考核;
4月第一台数控自动切割机投入使用,为产品下料工序等大大地提高了精度和效率;
新型施工升降机SC100/100开始研制;
工厂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迅速消化吸收后全部实现了国产化,产品达到国内最高水平,国际八十年代水平,带动了企业全面的技术进步,为今后十年的塔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建设部副部长,著名书法家叶如棠提写企业精神:团结勤奋.求实效能;登记新商标SCM,被认定为全国机电产品出口基地企业。
1992年 ;
年初成立建设机械设计所开始了塔机、施工升降机的全面开发:开发QTZ80F、QTZ25塔机,SCD200施工梯,QTZ60塔机优化设计,C4513改进为C4515,完成了C5015塔机的设计和试制。
3月SC100/100施工升降机通过省级鉴定;
军品“903”装甲车顺利通过设计方案审定;
5月起升机构试验台架落成;
获得了对外经济贸易部批准的进出口经营权;
8月经营销售公司正式成立,企业开始迈出了市场经济的步伐;
“WZ523”设计定型审定会召开,整车性能已完全满足战技指标要求,达到国家定型条件,填补了我军装备的空白。
“903特种车”评审会。首批援外工程——巴基斯坦核电站建设,工厂H3/36B、F0/23B、C4513等塔机12台,施工升降机6台,逾千万元的设备投入到该项目的建设中。
1993年
2月投资800多万元引进英国的钢材预处理生产线进行安装调试,订购价值181万元的美国产立式加工中心,订购价值30.3万美元的美国产数控等离子切割(汇率8.28,合计人民币251万元);
自行设计研制的X96小车变幅机构通过各项试验,取代6DPC4,开始试生产;
七五技改总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了焊接试验室,探伤室,塔机试验场等三十多个大中型项目,建成了一批体现规模能力和产品质量水平及加工实力的生产线和先进工艺设施。
7月 理化试验大楼落成,通过成都市质量监督站验收;
8月 “903”ZFB91型装甲运兵车正样本通过国家计委、机电部、军工司、兵器工业总公司、总参兵种部、总参装技所、省技委,市建委等上级单位领导和专家的鉴定。
二分厂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从主要从事铸钢、铸铁、精铸和有色金属的铸造,调整后加大了钢结构生产能力和机加生产能力。下半年工厂着力进行经营机制转换工作,实施了岗位技能工资制。;
9月,我厂在“中国500家最大机械工业企业”中排名第112位,受到国家统计局的表彰祝贺。我厂塔机系列产品的发展工作被市政府列为“八五”期间成都市“十大工程”项目之一,予以重点扶持;
工厂正式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全体人员统称“企业职工”,告别铁饭碗,标志着工厂在三项制度改革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523”特种车经过十多年的辛勤努力,被国家正式命名为“ZSL93”特种车,正式批准该车的设计审定;
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列入九三年产业经济效益百强企业,收入排名列第32位,利税排名30位。
1994年
5月20日,C5015塔机通过建设部级鉴定;
产品方面:自行研制的X96小车变幅机构试验成功,由于其质量稳定,故障率低,正式替代原进口的6DPC4老机构;
开始研制C5530塔机;
7月 QTZ450-M900塔机设计定型;
8月30日 QTZ25、QTZ40A两种塔机正式通过市级鉴定;
12月,工厂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全国统一编号:07-00169 ,通过四川省经委,四川省统计局,四川省工业经济评价考核办公室的评价审定,工厂获“94四川工业行业十强企业”。
1995年
1月“903”首批20台发车;SCD200/200A施工升降机试制;
开始C7022塔机研制开发;
企业开始ISO9000质量认证准备工作;被列为国家保税工厂;被评为成都市1994年50强企业排名第23位。
8月H3/36B、F0/23B塔机荣获四川省名牌产品称号。我厂获“四川省计量先进工作单位”称号。技改方面:完成了钢材库,水泥库扩建,氧气站改造,十二车间室外场地,201车间平面改造,购置了德国的卧室加工中心,日本数控转塔冲床,美国数控火焰切割机,蜗杆砂轮磨齿机。
1996年
顺利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体系覆盖产品:塔机、施工梯、混凝土搅拌机、胶印机系列产品;
完成罗塔胶印机技术,埃尔巴拖式泵技术引进;
荣获“用户满意工程”先进企业,产品连续三年获得全国“用户满意奖”。C7050塔机通过部级鉴定,为当时中国塔机之最。中标广东岭澳核电站工程各类塔机13台,合同金额达千万元以上;江苏江阴长江公路大桥;SCM塔机首次进入西藏高原。塔机被市政府列为成都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资信等级被评为AAA级企业。被成都市政府评为1996年度“纳税光荣户”。
1997年
成立混凝土机械公司,引进生产混凝土拖式泵EBP7018E,TRM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标准节涂装生产线投入运行,标志着工厂的标准节喷涂过程进入了自动化时代,此设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提高了标准节表面质量,缩短了涂装作业时间;
7月1日零点香港回归,我厂生产的31辆903轮式装甲防暴车驶入香港,标志着中国对香港恢复了行使主权,这个游历了150年的香港终于回归祖国的怀抱;
“培训中心”大楼动工,总建筑面积2590平方米,阶梯教室可容纳120人,演示室260平方米,活动室360平方米,销售部210平方米;
塔机系列产品三季度国家技术监督局抽查结果评为全国行业第一名;
由于在“八五”期间为机械工业理化检验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工厂被评为四川省机械工业理化工作先进单位,省经贸委授予工厂为省级技术中心。
1998年
提出新的经营理念:企业组织结构及原来的“橄榄型”向以科技和经营销售为重点的“哑铃”型发展;
WZ523型(ZSL-903)轮式装甲车研制项目获机械工业部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开始研制国内最大的塔式起重机:M900;
首台胶印机R305K、平板胶印机,引进德国技术装配成功。经过精心调试、试印,最终获得成功;
SCM首辆装甲运钞车研制成功,培训中心落成。
1999年
3月,与德国力活公司合作生产筛网滚筒式沥青搅拌站,SD80、SD120、SD160和SD200四种机型;
4月,M900塔机通过部级鉴定,标志着我国大型起重设备具备了自制能力;
新研制的SCM5271GJB搅拌运输车通过省级鉴定;
20余辆WJ98A型轮式装甲车交车仪式,受到武警总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的高度评价和赞誉;
M900塔机系列被列为1999年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
9月,SCM首台臂架式泵车投入使用。经过三个多月的日夜奋战,胜利完成了“9912”工程,保证了22台驻澳门部队装甲步兵分队乘轮式装甲车顺利进入澳门,完成了15台武警用轮式装甲车;
C7050被国家经贸委评为国家级新产品。
2000年
2月23 日,工厂向市建委、市国贸局、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市国有资产重组工作领导小组上报了进行国有资产和改制工地评估的申请。工厂内部开始分单位进行清资核资;
M900塔机获得生产许可证,M900塔机被列入2000年度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试产计划;
开始研制C7030塔机;
开始研制HBT50混凝土拖式泵;
10月26日,D120、D80动臂式塔机通过鉴定;
C7050塔机被法国科技质量监督评价委员会推荐为高质量产品;C7050塔机被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列为中国进入WTO推荐产品。
2001年
步入2001年,工厂进入了全面改制准备阶段,8月8 日,上午10:46分,在公司办公大楼五楼会议室,中共成都市委副秘书长孙建军、成都市政府副秘书长毛志刚为“四川建设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揭牌,标志着股份制公司的正式成立。
四川建设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由我厂规范改制后与北京建筑机械研究所、浙江箭环电器机械有限公司、香港绍良机械工程有限公司、台湾建川企业有限公司等发起人共同设立。参加成立大会的除了公司10名直任股东代表及50名受委托的股东代表外,还有浙江箭环电器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傅杭宁、台湾建川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明仁、香港绍良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谢绍宗,以及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另外,经济日报、四川日报、四川工人报、成都商报、四川电视台、成都电视台及金融界、保险界朋友。
2002年
5月,BC130-36臂架式混凝土泵车和SCM5220GJB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取得公告,获得生产和销售资格;
C6018塔机通过省级鉴定;
C4510塔机试制成功;
C6014塔机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SCM塔机荣获“成都市民心目中的十大工业品牌”
12月C7030、C4510塔机通过省级技术鉴定,整机性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003年
三个全资子公司相继成立。1月15日成立成都乐塔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1月15日成立成都川建兴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5月20日成立成都金川建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组建施工升降机工程机械公司 。
12月8日驻澳部队装甲装备交接仪式在公司召开。
2004年
9月17日 C6015全变频塔机,通过省级鉴定。该机的机场性能填补了国内空白,整机性能居于国内先进水平。11月19日 由成都市经委和成都财政局联合组织的专家对公司自行开发研制的QTZ630塔机、QTD400动臂式塔机进行了验收,两种机型列入了2003年技术创新项目。
截止12月8日 出口创汇超过1000万美元,出口塔机58台,施工梯20台,拖泵3台。12月14日《成都日报》以“成都造塔机创汇突破1000万美元”和标题作了图片新闻报道。
2005年
2月22日 成立信息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全国引入ERP管理软件,加强物资管理。成本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
公司开始全面推行“5S”管理;
4月28日 新产品SCM-D400动臂式塔机通过省级鉴定;
6月份,中质协建设机械行业分会授予SCM 2004年度“全国建设机械行业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全国建设机械行业用户满意先进企业”;
8月,SCM首台120立方米/小时混凝土搅拌站安装完成。
2006年
3月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第七届四川名牌产品公告》,SCM牌塔式起重机荣获四川名牌产品称号;
公司获2005年度成都工业企业五十强称号(铜牌照片);
我国乃至亚洲最大塔机M1500研制成功,7月20日通过省级鉴定;
7月26日《成都日报》和8月8日《四川日报》分别以“我国最大塔机在蓉研制成功”为题,对我公司研制的国内乃至亚洲最大的QTZ1500-即M1500塔机进行了报道;
8月5日,来自全国各地的水利电力、能源建设等大型建筑施工企业的80余名代表出席了M1500大型塔机展示会。
2007年
4月27日,在成都召开的四川省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会上,我公司被定为四川省知识产权试点企业;
M1500塔机荣获2007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8年
SCM塔机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名牌产品称号;
4月30日,新建重型钢结构厂房落成。重钢厂房的投入使用将进一步优化集团公司的产品结构,使生产的附加值的特大型塔机具备了更好的硬件设施;
5月12日 汶川特大灾害发生后,公司积极采取措施对所有厂房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迅速恢复生产。同时开展了抗震救灾,向灾区人民送温暖献爱心的慈善捐助活动,现金约40万元,物资价值8937元。共产党员积极响应党委的号召以交纳“特殊党费”的方式救援灾区,共计92445.20元。M1200塔机完成设计投入生产试制。
2009年
4月乐塔公司新厂房落成并交付使用;
P300平头式塔机完成试制投入市场;
8月28日召开混凝土机械用户联谊会,混凝土机械产品销售创历史新高;
5月,取得了测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获成都市专利试点企业
11月13日QTZ1200(M1200)大型塔机通过省级鉴定,混凝土机械产品销售首次突破300辆。
2010年
我公司SCM牌塔式起重机等226个产品经复查再次被认定为四川名牌;
2月川建M1200塔式起重机获得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8月6日召开四川建设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届股东大会第一次会议;
8月18日召开中国共产党四川建设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委员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选举产生新的一届党委会和纪委会;
技术中心开发部完成动臂式塔机D320设计开发及试制工作,即将投入市场;
12月DB51/T588-LOO6塔式起重机安装与拆卸规则获得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
2011年
6月川建SCD200/200施工升降机获得成都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0月评为高新技术企业;
2012年
1月川建新型SC200/200WPZ施工升降机试制完成;
2月川建“质量年”活动拉开序幕;
2月川建C7052、D320塔机通过省级鉴定;
3月川建召开新疆用户座谈会;
7月川建新型塔机D90首次出口南美国家;
7月川建推出新产品C5510、C6013塔机;
2013年
1月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授予质量信用AAA证书;
4月 新产品C6010塔机问世;
7月 新产品C7013完成试制鉴定;
8月 获四川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
9月 设立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
11月 P360、C6013塔式起重机通过四川省省级产品成果鉴定;
12月 通过“四川省著名商标”认定;
获“成都市著名商标”;
获成都市工业设计中心的认定;
2014年
1月 新产品Q6010塔机试制成功;
2月 新产品D650塔机试制成功;
4月 新产品P7527试制成功;
新产品C7015完成试制通过鉴定;
5月 新产品P6015塔机试制成功;
12月 新产品C7036塔机试制成功;
连续十次荣获全国用户满意奖;
质量管理体系GB/T19001-2008/ISO9001-2008通过复审换证;
2015年
2月 获“2014中国塔式起重机用户品牌关注度十强”称号
5月 新产品C6020试制成功通过鉴定;
7月 新产品C6010(8t)试制成功通过鉴定;
9月 新产品M1200(64t)试制成功;
10月 新产品C8039试制成功通过鉴定;
11月 新产品P7015试制成功通过鉴定;
M900(50t)塔机通过型式试验;
2016年
1月 P7527通过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
M1000塔机通过型式试验;
4月 企业入选成都市五家“保留原生产功能点位”工业遗产之一;
6月 新产品D360塔机通过型式试验;
7月 新产品P50通过型式试验;
12月连续十一次荣获用户满意奖;
2017年
1月 获“2016中国塔式起重机用户品牌关注度十强”称号;
3月 SCM牌塔式起重机获“四川名牌产品称号”;
8月 荣获成都市塔吊工技能大赛团体第三名;
翻过新的篇章,集团在一如既往注重产品质量的同时,继续开发新技术,生产新产品,公司多元化发展。
开启另一个十年计划,公司在领导的带领下,客户的支持下,员工的努力下,必将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得更远……
安川变频器GA700技术手册
关注川建微信公众号 快速掌握最新资讯